沙巴体育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沙巴体育平台

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唱响民政服务品牌!永定区民政局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救助服务

文章来源:永定区民政局 日期:2022-11-10 【字号:

  近年来,永定区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兜底救助 不落一人”目标,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创新举措、精准施策、主动服务,努力编密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唱响了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服务品牌。
  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点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热情
  社会公益组织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助推剂”。近年来,永定区民政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培育了永定区红土地公益协会、永定区义工协会、永定区永丰公益协会、永定区慈善总会、永定区社会工作总会等社会组织活跃在永定城乡一线,成为社会救助的有益补充力量。区民政部门经常与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的意见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的大局中来。  

   

  永定区红土地公益协会坚持以“残、孤、学、灾、困”及其他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个人为服务对象,主动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与大园社区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联动的“社社共建”,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对存在困难的老年人、儿童提供走访慰问、心理慰藉、免费照相等服务,把志愿者的关爱温暖到每个困难群众心中。组织志愿者深入村居开展“乐享夕阳·关爱留守老人”活动等社会救助服务。同时,对接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恒爱妈妈”项目并进行延伸拓展,为全区34名20-65周岁,因丈夫过世、离异或失去劳动力而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与精神支柱的“困难母亲”送去慰问和关爱,并且定期跟踪。
  永定区义工协会、永丰义工协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乡村为困难老人、留守老人免费理发,延伸拓展了社会救助的内涵,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永定区慈善总会积极筹集社会捐助资金,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做好助学、助医、助困、助老、助残等服务项目。重点针对低收入人群和因病、因灾返贫人群的实际需要。持续做好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上学、大病救助、新年送温暖等项目。深入开展“情暖困难群体~抚慰救助”活动、特大疾病困难群众救助活动,有效补充了社会救助的不足,让爱洒满每个社会角落。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永定区各社会公益组织开展以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活动48场次,救助帮扶困难群众374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发放救助资金73.17万元。  
  充分发挥“救急难”作用
  主动解决因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为切实保障因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乡镇(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深入各村居,主动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失业、收入降低导致出现生活困难的,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认真甄别、深入调查,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在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如,2022年春节期间,仙师镇一名在上海打工因疫情影响被隔离的贫困户电话向家乡求助,民政部门及时跟进,主动服务,对该遇困对象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3000元,及时解决了该对象的实际困难。  

   

   

  同时,为保证临时救助资金发放的“快、准”,加大对《龙岩市民政局沙巴体育平台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容错免责机制的意见(试行)》的学习宣传,积极鼓励乡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主动救助、主动服务,敢于担当作为,对拟救助对象存疑的,主动进行研判、及时发放救助资金,既保证了救助工作的原则性、又坚持了工作的灵活性。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区主动救助因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26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88万元。  
  主动深入排查受灾群众
  织密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网”
  2022年5月到6月,在全区范围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财产造成较大损失,期间为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救急救难的作用,做到凡困必帮,应帮尽帮,筑牢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永定区民政局紧急下发《区民政局沙巴体育平台排查汛期影响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开展排查,积极履行民政部门的救助职能,对受汛期灾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在应急管理等部门应急期和过度期救助后,仍存在基本生活困难的及时启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给予临时救助;同时,对初步认定符合低保、特困条件的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对象充分发挥区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作用,采取“一事一议”“一案一策”方式解决急难个案,给予区级临时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据统计,汛期受灾困难群众乡级临时救助52户2.6万元,区级临时救助已救助3户1.1万元;纳入低保16户31人;纳入特困1户1人。同时,在防汛期间,区政府吴文琴副区长带领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到受灾较严重的金砂镇和西溪乡走访慰问受灾困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同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创建“大包大揽”救助模式
  为流浪乞讨人员安置实施“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区救助站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建立了“大包大揽”救助模式,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成为全省救助工作亮点。“大包大揽”,为返乡安置的永定籍流浪乞讨人员办好临时安置、恢复户口和办理身份证、办理社保、办理残疾证、落实民政救济措施(临时救助、低保或特困供养)、落实居住和监护措施等六项工作,接收安置的永定籍外出流浪乞讨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无一人重新外出流浪乞讨,也无一走失人员外出流浪乞讨。同时,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由永定区社会工作总会的社工对安置对象进行常态化探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安置后”问题。
  

 

  此外,区救助站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街面巡查联合行动制度,主动协同公安、城管、卫健等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巡查救助工作,全天候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
  

 

  永定区救助站2021年以来开展街面巡查192次,发现并救助53人,其中流浪精神障碍患者6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发现一个、救助一个”。
收藏】 【打印】 【关闭